可信任的
資訊和內容
Google 致力在提供資訊及保護使用者/社會之間取得平衡,我們十分重視這項責任。我們的目標是保護使用者不受傷害、提供可靠的資訊,並與專家和機構合作打造更安全的上網環境,讓所有人都能取得可信任的資訊和內容。
保護使用者不受傷害
防止濫用
為保護使用者不受不當內容侵擾,我們採用了機器學習防護機制。Gmail 每分鐘會自動防堵將近 1,000 萬封垃圾郵件,將這些郵件擋在收件匣外,Google 搜尋則設有相關機制,避免自動完成功能提供可能有害的查詢建議。自動偵測機制可幫助 YouTube 有效地大規模移除有害內容。2023 年第 2 季,因違反政策而遭到移除的 YouTube 影片中,有 93% 的影片是先由系統自動偵測到違規情事。我們也在自家的生成式 AI 工具中導入安全防護措施,盡可能降低工具遭人用於建立有害內容的風險。
此外,每項 Google 產品都受到 相關政策 規範,當中概述了我們接受和不允許的內容與行為。我們會持續改善及更新政策來因應新興風險。在 AI 方面,我們也會根據 AI 開發原則 來開發產品,並在推出每款 AI 應用程式前先進行測試和評估。
偵測有害內容
隨著惡意行為人的手法不斷演進,我們也必須更加努力偵測 Google 產品中的有害內容。AI 可幫助我們大規模偵測自家平台上的濫用行為。在 AI 分類器的幫助下,我們得以迅速標記要移除或送交專人審查的疑似有害內容。2022 年,我們透過自動違規處置機制,偵測並封鎖了超過 5,120 萬則含有仇恨言論、暴力內容和有害健康主張的廣告。此外,有了大型語言模型這種創新的 AI,可望大幅減少偵測及評估有害內容所需的時間,尤其有助於防範新興風險。
我們的合作夥伴還包括專門標記疑似有害內容的外部機構。Google 和 YouTube 會採納數百個優先檢舉人的意見回饋,這些遍布世界各地的機構具有特定領域和文化方面的專業知識,會將有疑慮的內容提報給我們審查。
妥善因應
我們仰賴人工作業和 AI 技術來評估可能違反政策的情形,並針對遭到標記的內容採取適當的因應措施。如果某項內容違反政策規定,我們可能會予以限制、移除、停用營利功能,或是採取帳戶層級的行動,藉此減少日後的濫用情形。
2022 年,Google 地圖封鎖或移除了超過 3 億項偽造內容、1.15 億則違反政策的評論,以及 2,000 萬次建立偽造商家檔案的行為。此外,2023 年第 2 季,YouTube 判定超過 1,400 萬個頻道和 700 萬部影片違反《 社群規範 》,因此將其移除。
為了評估內容的相關脈絡和細微差異,並降低過度移除的風險,我們聘請了約 2 萬名受過專業訓練的審查員負責各種職務,包括落實 Google 政策、審核內容,以及評估 Google 產品和服務中遭標記的內容。
如果創作者或發布者認為我們判斷錯誤,可以 提出申訴 。
提供可靠
資訊
智慧演算法
協助你評估內容的工具
以負責任的態度
管理 YouTube 內容
我們同時運用人力與科技,移除違反政策的內容。
我們會凸顯具公信力的新聞與資訊來源,並為觀眾提供相關脈絡資訊。
我們致力遏止瀕臨違規內容和有害錯誤資訊的傳播,以負責任的方式管理內容。
我們會透過 YouTube 合作夥伴計畫,分享廣告收益和各種其他收入來源,獎勵信任的創作者。截至 2022 年 6 月的三年內,我們透過 YouTube 合作夥伴計畫向創作者、藝人和媒體公司支付了超過 $500 億美元。
攜手打造
更安全的上網環境
交流知識,確保安全
Google 與公民社會、學術機構和政府機關的專家合作,共同解決各種全球性問題,例如錯誤資訊、廣告安全、選舉誠信原則、將 AI 用於內容審核,以及打擊線上兒少剝削內容。此外,我們還會發布研究成果,並向學術機構提供資料集,推動這個領域進一步發展。
YouTube 會定期向獨立的 兒少與家庭顧問委員會 諮詢產品與政策更新事宜,包括我們的 兒少原則 ,以及一系列聚焦青少年身心健康的 產品更新 。
與專家共同打擊非法內容
我們還與合作夥伴攜手合作,共同找出並分享明顯的不當內容信號,幫助整個生態系統移除不當內容。我們每年與美國國家失蹤與受虐兒童援助中心分享數百萬個兒少性虐待內容雜湊,同時參與 Project Lantern,這項計畫旨在讓科技公司以安全又負責任的方式分享信號。此外,YouTube 共同創立了全球網路反恐論壇 (GIFCT),集結科技業、政府機關、公民社會和學術機構,共同打擊線上恐怖主義與暴力極端主義活動。
支援致力維護安全的機構
為協助世界各地致力維護線上安全及提升媒體素養的機構,我們推出了完善計畫來提供相關訓練和資源,例如 Be Internet Awesome、YouTube 的「按下暫停」及 Google News Lab。此外,Google 和 YouTube 已宣布為國際事實查核聯盟 (IFCN) 提供 $1,320 萬美元的補助金,資助該聯盟旗下 135 個事實查核機構。這項合作計畫總共已幫助超過 55 萬名記者培養數位驗證技能,並為另外 260 萬名記者提供線上訓練。